在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中,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。在各地公布的制造业规划中,也强调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。
随着工业生产需求稳定恢复,上半年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。
统计局7月27日数据显示,上半年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6.9%,比2019年同期增长45.5%;两年平均增长20.6%,保持较快增长。其中,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6.0%,比2019年同期增长42.5%,两年平均增长19.4%。
同时,多地于近期公布了制造业“十四五”规划,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。
多地公布制造业“十四五”规划
根据统计局数据,今年上半年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.9%,两年平均增长7.0%,比一季度加快0.2个百分点;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8.9%。上半年,制造业增长17.0%,两年平均增长7.5%。其中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.6%。工业升级态势明显,新动能成长壮大。
我国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提出,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,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,包括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第一财经梳理发现,7月以来,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天津等多地公开了制造业“十四五”规划,明确未来五年重点发展方向。
制造业重镇上海,于7月14日发布关于印发《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的通知,提出到2025年,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比重,制造业发展速度力争高于“十三五”时期,高端产业重点领域从国际“跟跑”向“并跑”“领跑”迈进,为打造成为联动长三角、服务全国的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坚实基础。
1
上海的规划从经济密度、创新浓度、品牌显示度、数字化转型几个维度提出了18项指标;以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,大力发展电子信息、生命健康、汽车、高端装备、先进材料、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,构建“3+6”新型产业体系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。同时,三大先导产业力争在2019年“上海方案”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倍增。
赛迪(上海)先进制造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传亮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,从规划可以看出,上海注重产业增加值占比。上海“十三五”时期提出制造业占比达到25%,“十四五”提出基本稳定的要求。
陶传亮还表示,从重点产业上看,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,明确提出“张江研发,上海制造”,还再次把时尚消费品作为重点产业,这个产业包含时尚服饰、特色食品、智能轻工等相对传统的领域,目的是要保持上海的制造业能级,防止空心化。
《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则对更好推进“十四五”时期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、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作出部署。根据规划,到2025年,全省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,预期由2020年的32.7%提高至33.3%左右,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。
2
浙江省的规划明确,新兴产业方面,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产业;巩固升级优势产业方面,重点发展汽车、绿色石油化工、现代纺织、智能家居等产业;未来产业方面,谋划布局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第三代半导体、类脑智能、量子信息、柔性电子、深海空天、北斗与地理信息等颠覆性技术与前沿产业。
在空间布局上,浙江要构建“双核(杭州、宁波两大核心引领极)一带(环湾区沿海产业带)一廊(金衢丽绿色经济走廊)”总体布局,打造4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5个优势制造业集群。
《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明确,天津在新发展阶段将坚持制造业立市,到2025年,基本建成研发制造能力强大、产业价值链高端、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。为了实现目标,天津市将围绕构建“1+3+4”现代工业产业体系,以重点产业链为抓手,全面推行“链长制”,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、集成电路、车联网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、绿色石化、航空航天以及中药等优选的10条以上重点产业链建立“两图两库”,即“产业图谱”“招商图谱”和“重点项目库”“重点招商库”。
3
《福建省“十四五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要毫不动摇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着力点,以智能化、数字化、高端化、绿色化为导向,大力实施“强制造”计划,并提出20个具体目标。例如,到2025年,力争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%,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,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23%等。
4
制造业数字化转型
工信部、科技部等六部门于7月发布了《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》,在引导优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面,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5G应用创新行动,组织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,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。
在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中,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。在各地公布的制造业规划中,也强调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。
例如上海的规划提出10项重点任务,其中首项便是加快产业数字赋能。推进数字技术全方位、全角度、全链条赋能制造业发展,提升企业智能化生产、个性化定制、网络化协同、服务化延伸、数字化管理能力,增强“上海制造”数字化竞争力。
陶传亮告诉记者,上海的制造业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提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双管齐下实现产业数字赋能。产业数字化作为经济数字化的重点,通过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对企业进行改造,最终以智能工厂和AI+制造业示范性应用场景作为呈现,务实推动制造业的升级。
浙江的规划也明确提出“加快数字化发展,引领制造业全方位升级”。分别从建设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、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、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、建设一流数字基础设施几方面着手。
天津的目标,是到2025年,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90%,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0%,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超过60%。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应用,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突破500个,培育1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。
7月24日,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在调研期间表示,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,是贯彻落实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部署,强化创新驱动、改革推动、融合带动的有力支撑,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。
徐晓兰指出,要提升平台技术供给质量和应用服务水平,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要素集聚,加强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与行业数字化转型协同联动,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。
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“数智共创工赋强国”论坛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表示,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,例如工业智能与智能系统,还有制造的物流、原料跟材料产品,都需要数字化,“因为这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,需要我们与自动化、信息学科深度融合”,因此需要加强技术研究。
钱锋说,在智能化时代,如何利用工业智能的方法达到智能的管控,首先就需要有信息感知、精准认知,这样最终才能实现智慧管控,达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控。“工业智能与智能系统的前沿研究,会强化新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策源能力,促进传统产业全方位、全角度、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,推动产业技术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。”